纳金网

标题: 谷歌眼镜牛不牛 杭产智能眼镜似乎比它更牛 [打印本页]

作者: star-小虎    时间: 2013-12-10 16:57
标题: 谷歌眼镜牛不牛 杭产智能眼镜似乎比它更牛
也许将来某一天,你驾车上路不再需要翻烂导航仪,只要轻声说出目的地,一张清晰的导航地图就会“刷”一下呈现在眼前;游览名胜古迹时,还可以“穿越时空”亲身体验这里发生过的前尘往事;即使是在地铁上的局促空间里,也可以像置身影院般看一部震撼视听的好莱坞大片。其实要实现这些并不是天方夜谭,你只是需要一副智能眼镜。
  包括眼镜在内的智能穿戴设备在这个冬天有愈来愈火热之势。近日,素有投资风向标之称的华人首富李嘉诚以1520万美元投资可穿戴设备商Misfit Wearables,成为业界热点。今年,国内目前唯一的一家智能眼镜生产商落户杭州海创园。日前,本报记者探访了杭州蓝斯特科技,与其说中国庞大的电子消费市场让这些行业开拓者莫名的兴奋,不如说,智能穿戴勾勒出的未来生活图景让我们充满期待。从电脑到手机,再到智能穿戴设备,科技每进一步,与人的融合就更近一步。
  成像效果超越谷歌眼镜
  作为大众智能眼镜市场的后来者,杭州蓝斯特科技公司既要感谢谷歌为智能眼镜做了极为成功的市场预热,但同时谷歌也成为了其市场之路上无法回避的巨人般的存在。
  “我们与谷歌眼镜最大的区别是呈像方式的不同”,蓝斯特科技市场总监冯保龙说:“我们镜片的透光度达到九成左右,基本不会阻挡视线,所以成像就在眼睛的正前方,消费者看出去,视线是最自然的;谷歌镜片的透光度在四五成左右,为了不阻挡视线,成像在眼睛的上方,需要稍稍抬眼来看。”
  另一个则是视域的大小。谷歌眼镜的视域是18度,相当于3 米远看30寸大小的图像。蓝斯特的眼镜视域为23度,相当于同样的距离看48寸大小的图像。在图像视觉稳定性参数上,蓝斯特眼镜的出瞳超过10mm,谷歌目前在5mm左右,也略胜一筹。
  与谷歌出身互联网不同,蓝斯特有着天生的光学基因。“我们是中法合资公司,创始人是法国的光学技术专家,2005年就开始研发智能眼镜,2010年时,"光学可透视技术"还被美国IEEE协会评为年度全球五大创新奖。”冯保龙说。
  冯保龙坦承,相比谷歌,蓝斯特的优劣势都很明显。“智能眼镜的技术主要是光学,我们虽然在光学技术上有优势,但在品牌影响力上,与谷歌的差距也相当明显。”
  冯保龙特别强调:“我们做的不是普通的电子消费类的智能眼镜,而是增强现实的智能眼镜。所谓增强现实,就是把虚拟的信息叠加到现实的环境里。比如我去见客户,以后就不用再亲自过去,只要戴上眼镜,就会感觉到是和对方在同一个空间里交流,就像真实的面对面坐着一样。这样的技术在《特种部队》《阿凡达》等电影中都已经有体现。今年是增强现实的元年,未来这个产业一定会暴发。”
  已应用于军事、教育、消防等行业
  何时上市售价多少尚是未知数
  纵然智能眼镜的概念目前早已不算新鲜事情,但即便是谷歌眼镜,目前也还处在小范围试用阶段。蓝斯特从行业应用起家,从2010年第一代产品出来开始,在军事、教育、消防等行业都开始有所应用。
  “比如说消防员在冲进火海前,会先通过各种探测仪了解前面的温度、烟度,是否有毒气,有没有障碍物等信息,这时如果要一个个分门别类地查看这些探测仪会非常麻烦,把数据集成通过智能眼镜显示出来,就一目了然。”冯保龙说。
  冯保龙表示,当应用到大众市场时,产品还要做一些改进,比如体积和重量。目前行业用的眼镜看上去像潜水镜,重量达180克,大众市场的产品至少要做到60克左右,外观上也要变得更小巧,更时尚。记者从图片上看到了已经做出来的测试机,白色的镜架搭载浅绿色的单眼镜片,看上去比较酷,也比较具有时尚感。
  即便技术上已经万事俱备,但冯保龙还是审慎地表示:“(民用市场)最终什么时候上市还要看市场大环境。”而这个市场环境,除了竞争对手谷歌最终推出的眼镜版本、价格和市场动作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和应用软件环境。
  “智能眼镜的推出首先是要解决客户价值的问题”,冯保龙说:“打个比方,如果没有微信、微博,玩智能手机的乐趣就少了许多,消费者购买手机的理由也少了许多。智能眼镜的未来跟手机相似,它不是一个单独的硬件产品,而是一个嫁接了丰富应用的生态链。”
  “我们未来都会开放SDK接口,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做应用开发,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带动了大量的APP开发者一样。”冯保龙说。这也是谷歌等公司普遍采取的策略,而这个大环境成熟之时,也将是智能眼镜真正爆发之日。
  智能眼镜的流行需要杀手级应用
  蓝斯特公司有一句重要的宣传语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未来的生活方式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互联网将改变一切,它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所需即所见,所见即所需。"”冯保龙说:“智能眼镜正是属于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未来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是做大数据服务的,能打通软硬件,并提供生态圈,提供客户价值的公司。”
  而就在去年谷歌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首次发布智能眼镜时,当时就有媒体预言,谷歌智能眼镜的出现,将导致智能手机“退休”:“谷歌眼镜几乎涵盖了所有智能手机的功能,操作简单,还能提供迅速且实时的信息,如果再加上眼球控制或手势识别,使用者就不用中断手边工作去分心操控手机或计算机,相信能成为相当有潜力的下一代计算机型式。”
  目前普遍的分析认为,从电脑、手机,再到智能穿戴,整个趋势是与人的融合越来越好。而智能眼镜相比手机,与人的融合更为直接高效,因此,将来智能眼镜很有可能会是我们离不开的“器官”。
  不过,智能眼镜能与人“亲密”到何种程度,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技术的发展程度。正如前任诺基亚高管、塞班基金会执行董事李·威廉姆斯说:“只有人们愿意为适应某类产品或计算平台做出改变时,它才是真正改变生活方式的技术。智能眼镜拥有这样的潜力,但它要真正融入我们的社会和用户的个人空间还有难度。”
  这个难度,首先是把信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整合。“如果只是将信息投射到眼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智能手机的功能并无根本上的区别。智能眼镜的真正流行需要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就在谷歌眼镜发布后,许多分析人士对此作出如上评价。不过,智能眼镜呈现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全新方式,提示了在智能手机以外,移动计算领域的下一波革新源自何处。
  智能穿戴产品将与人体融合?
  即便目前多数智能穿戴产品还是只闻刮风不见下雨,但伴随着今年年中YSL前CEO保罗·德莱夫加盟苹果并将执掌iwatch市场的消息,各路公司进军这一领域还是呈来势汹汹之势。今年初,小米高调表示要推智能鞋,前不久,360发布了儿童安全手环,智能穿戴显然已成为群雄逐鹿的下一个目标。
  “目前国内做智能穿戴的主要是三类公司。一类是创新科技的公司,他们也许人数不多,但往往有自己的专利技术,比如像我们,果壳电子等;第二类是互联网公司,以小米和360为代表;还有就是手机厂商,尤其是智能手表因为和手机技术接近,是许多手机厂商争相进入的领地,像酷派、中兴等都已开始涉足。”冯保龙说。“按产品来分,智能眼镜因为光学上的技术要求,目前真正能做的厂家非常少;智能手表目前国内的生产商估计已经达到三位数。”
  作为目前国内的唯一的智能眼镜生产商,冯保龙表示,公司落户杭州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杭州雄厚的互联网及电商基础,“尤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杭州是一线城市。”
  虽然从智能穿戴的整个进程来看,目前其实还处在早期的阶段,但冯保龙说:“这个方向肯定是对的,智能设备的发展趋势是与人的融合越来越好,电脑手机都还只是外设,穿戴式设备才可能成为人的一部分,对未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不是立即发生在今天或明天。”
  “也许在将来,人就是一个账号再加一个智能芯片,所有的信息都会储存在云端。目前的许多公司都要变成大数据公司,他们主要集中了三大类信息,一是环境数据,比如谷歌地图,把全世界都放到了网上去;一种是物的信息,现在就在大力发展物联网;一种是人的信息,这其中包括了人的自然属性,比如心跳、血压等信息,也包括人的社会属性,比如生活、商务等信息。”冯保龙说。
  虽然这段话描述的并不是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但是,当还有人惊世骇俗地提出了未来要将智能芯片植入人体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相信,将来把整个互联网都穿到身上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你需要的只是想象力。


作者: hyui    时间: 2014-1-4 15:53
人的自然许多手机 电脑手机都!)




欢迎光临 纳金网 (http://course.narkii.com/club/) Powered by Discuz! X2.5